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
① 不同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是不同的,因此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国家,或者说不同的国体。这说明国家性质是由( )决定的。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 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性质
C.国家宪法 D. 社会各阶级的性质
2. 2014年2月17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明年北京、上海等19个大城市的小学要全部划片就近入学,90%以上的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我国促进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
A.为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B.为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
C.为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为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3. 中国在推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人权事业的发展。中国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并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通过多种实际举措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及政治经济等各项权利的实现。这表明
①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②生存权是我国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
③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④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我国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其中,属于公民的政治自由的是
①言论自由 ②宗教信仰自由 ③人身自由 ④示威游行自由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5.“没有法律的地方,就没有自由。”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政治自由与法律始终是相悖的 B. 国家要限制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
C. 政治自由是法律的体现和保障 D. 公民要依法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6.下列各种行为属于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是
①对政府工作提出批评与建议 ②依法在公共道路上游行、示威
③依法对村长提出诉讼 ④对以权谋私的国家公务员进行揭发、举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