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
实质上反映出
A.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B.分封制已开始解体
C.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吴越文化的先进性
2.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郑人买履”和“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3.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给事中的魏征,对于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过皇帝的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这个决定终于没有颁下施行。这主要反映了当时唐朝行政机制的特点是
A.宰相专权 B.皇权独尊
C.分层决策 D.三省分权
4.读表1。从《北宋商税情况简表》中不能直接得出的信息有
表1: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
年商税额
|
年代
|
年商税额
|
995~998年
|
400万贯
|
1064~1068年
|
846万贯
|
1004~1008年
|
450万贯
|
1077年
|
879万贯
|
1058年
|
700万贯
|
|
|
①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 ②抑商政策被废弃
③商税是政府主要收入来源 ④商业经济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 有史家提出:在晚唐和宋代定型的艺术、文学类型以及社会、政治制度,一直影响
着此后1000年的中国。下列各项史实及其影响,不能论证其观点的是
A.分散相权的三省制度 B.重视程序的八股取士
C.万口相传的李杜诗篇 D.豪放婉约的宋代词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