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在政治民主、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经济健康、和平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全面推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这成为近几年的高考长效热点。
(二)知识链接
1.古代中国和近代西方关于民本(人本)方面的思想。
2.工业革命的影响。
3.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
4.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
5.欧美国家缓和社会矛盾的实践。
【考向示例】 (2014年福建文综,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解析: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反映的历史信息是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必然造成农村的相对衰落和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A、B两项错误,C项正确。农民远离故土,无法形成“城镇”,因此,D项是错误的。答案为C。
1.古人造字意蕴深远,“伪”者“人为”也。“伪”字的造字意蕴最能体现哪家学派思想 (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解析:A “伪”意为虚假不真实。“伪”者“人为”也,故应反对人为。由此可知“伪”字的造字最能体现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