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抓分练:第19课时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7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6 18:24: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析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材料来看,工农业建设均取得一定成绩,A、C、D三项表述都与之相关,但B项错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此时还未确立。
   答案 B
2.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5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社会风尚形成原因的理解。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极大地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在当时的经济困难局面下,人民群众自觉奉献。5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范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觉节约、服务国家的风尚蔚然成风。
   答案 D
3.2013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3周年,深圳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上的多个“第一”,如“炒鱿鱼”、打破“铁饭碗”。“铁饭碗”(下图所示)形成于(  )
   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B.“大跃进”运动发起时
   C.建国初土地改革时 D.改革开放的初期
   解析 “铁饭碗”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而计划经济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形成的。
   答案 A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