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1949年相比,1952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7.5%,全国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约70%,农民收入增长30%以上。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趋于稳定是经济恢复的重要条件
B.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
C.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解析 1949~1952年是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从材料来看,工农业建设均取得一定成绩,A、C、D三项表述都与之相关,但B项错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此时还未确立。
答案 B
2.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社会急剧转型的时期,“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成为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被许多学者誉为“五十年代现象”。与此现象的形成没有关联的是( )
A.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B.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C.经济发展落后,物资匮乏
D.经济建设屡遭挫折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5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社会风尚形成原因的理解。中国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极大地增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大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在当时的经济困难局面下,人民群众自觉奉献。50年代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规范了个人、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使自觉节约、服务国家的风尚蔚然成风。
答案 D
3.2013年是深圳特区成立33周年,深圳曾创造了我国改革史上的多个“第一”,如“炒鱿鱼”、打破“铁饭碗”。“铁饭碗”(下图所示)形成于( )
A.三大改造完成以后 B.“大跃进”运动发起时
C.建国初土地改革时 D.改革开放的初期
解析 “铁饭碗”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形成过程中出现的,而计划经济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形成的。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