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②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③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 ④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使中国自然经济不断解体;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打击了城市手工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一定的发展;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等。根据这些知识点,①③④三项说法正确,②项说法与史实不符。
答案 D
2.“申江鬼国正通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清政府被迫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
C.中国纺丝业使用机器生产,自然经济瓦解
D.上海开放为通商口岸,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生丝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经济变化。材料中“申江”指上海,从1842年《南京条约》中规定上海为通商口岸后出现了“繁华富丽压苏杭”;“番舶来银百万计”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今年买经更陆续”表明由于外商的到来,出现了生丝的出口。
答案 D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哪一活动符合李鸿章的思想(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京师同文馆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办福州船政司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并获取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为洋务运动。解答本题可以依据材料“先富后强”“富在民生”分析,李鸿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