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理的历史联系是历史学习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图空白a、d相对应处,应补填上( )
A.开埠通商、入超
B.开埠通商、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
C.鸦片走私、自然经济解体
D.鸦片走私、出超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背景。长期以来,中国的茶、丝、瓷器等货物广受欧洲各国欢迎,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为扭转贸易逆差,英国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因此a处应该是“鸦片走私”,d处应该是“出超”。图中没有涉及鸦片战争后开埠通商的信息,故排除A、B两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C项。
答案 D
2. 1820年前至1845年我国白银与铜钱的兑换如下表,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年份
|
每两白银可兑换的铜钱数量
|
1820年之前
|
约1 000枚
|
1827年
|
1 300枚
|
1838年
|
1 600枚
|
1845年
|
2 200枚或更多一些
|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B.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
C.清政府滥铸铜钱,导致银贵钱贱
D.白银是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
解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贸易。从表中数据可知鸦片战争前后银贵钱贱的现象愈演愈烈。由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前后,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故而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
答案 A
3.“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解析 从鸦片战争的性质分析,对中国人民而言这是一场侵略战争,而不是一场贸易战争。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