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2012年4月4日,这首唱了600年的民谣再次在洪洞县寻根祭祖园祭祖堂前响起(下图)。与这一活动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祖先”“寻根祭祖”,体现了寻觅故土、血肉相连,与宗法制关联最密切,故选B。A、C、D三项是重要的政治制度,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B
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陈姓,即周武王封舜的后代妫满于陈,其后代便以陈为姓氏;许姓源于周武王封神农氏的后代文叔于许。以上说明西周分封的对象还包括( )
A.王族子弟 B.功臣
C.先代贵族 D.平民百姓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主要对象。西周分封主要涉及姬姓子弟、功臣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在题干中涉及舜及神农氏的后代,因此C项符合要求。
答案 C
3.《荀子·富国》载:“故天子朱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封建礼制
解析 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诸侯穿戴黑中带红的衮衣和冠冕,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裨衣礼冠,位次低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材料体现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的等级序列,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
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