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主题训练(五) 体制创新——社会发展要求下的不断调整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一书中指出:“‘新政’对于美国宪法政治的第一个后果是创建出美国版的集权化官僚国家。”这表明( )
A.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专制主义的理念
B.罗斯福“新政”加强了联邦政府的权威
C.罗斯福“新政”改变了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
D.美国宪法的精神和“新政”理念相矛盾
2.一位学者在一次讲座中说:“该措施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者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该措施”的重要作用有( )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减轻了政府负担 ③增加了就业机会 ④刺激了社会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共产党员科尔恰什金在给中央的信中写道:“两年多来,人民在苏维埃制度下忍饥挨饿,而被夺走粮食的人势必会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投奔并将投靠邓尼金和高尔察克,从而延长国内战争。”为了结束这种状况,苏俄( )
A.按固定价格收购农民余粮
B.为农民提供补贴,调整农产品结构
C.改变粮食固定价格,允许粮食自由贸易
D.实行市场经济体制
4.列宁提出“迫使共产主义的敌人来建设共产主义……要迫使资产阶级专家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来建设我们的大厦”。据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固定粮食税
B.实行工业国有化
C.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
D.允许自由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