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消极无为;有人认为人能胜天,因而积极进取。这两种处世方式反映了
A.不同的世界观 B.相同的方法论 C.不同的知识构成 D.相同的思维方式
2. 哲学家在对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是什么”的问题。这说明哲学
A.揭示了自然和社会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B.具有概括、抽象和反思性的特点
C. 是具体科学的总和,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D. 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3. 荀子、王夫之、朱熹等先哲大师们,长期都在探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等方面“谁依赖于谁、谁在先”的问题。其实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 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D.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4.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5.“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读右边漫画(作者:丁聪),回答6-7题。
6.漫画中的做法应该归入哲学两大阵营中的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7.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坚持实事求是 B.发挥主观能动性
C.注重实践的创造性 D.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社会历史性
9.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里的“法”是指
A.法则 B.运动
C.规律 D.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