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
C.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
2.地壳的剧烈运动会带来巨大破坏,2012年9月7日上午11时19分,云南昭通市彝良县、贵州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再次引起人们对地震的高度关注。地壳的变化“出人意料”,体现出( )
①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③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④意识对物质的存在和变化不会产生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显示,因学习而产生的“西塔波”可促进脑神经细胞生成,从而使“大脑越用越灵”的观点得到了确切的科学依据。“大脑越用越灵”的事实表明(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D.认识运动的主体是人的思维
4.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静止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运动,没有静止
C.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D.运动与静止是绝对对立的
5.《孟子》云: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6.“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 )
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7. 曾有一位哲人形象地用“圆”描述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好比圆内的部分,哲学则是圆圈本身。这一比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
①哲学与科学研究对象不同 ②科学研究世界的个体,哲学则关注世界的全部 ③科学研究世界各领域具体的规律,哲学则关注世界最一般的规律 ④科学的有机组合就是哲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此处的“物质”是指
A.世界上存在的一切事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