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模块 第十三单元 第30讲
[命题视角透析]
1.本讲是高考的热点、重点。从近年的考题来看,主要考查康梁的维新思想以及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林则徐、魏源“睁眼看世界”的内容及作用,康梁维新思想的内容、特点及影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等基础知识。
2.维新思想是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始,与洋务派的思想主张有质的差异,有些高考试题要求认识两者不同的表现和原因,以理解中国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化的特点。
3.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视角命题考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近代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不同的。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思想界的一场革命,但是,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缺乏辩证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有的高考试题要求考生认识新文化运动的缺点。
[真题实战演练]
1.(2013·重庆卷)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篇》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演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材料信息可知书中提供了抵御外侮的方法,而且这一方法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由此可知这部著作应该是魏源的《海国图志》。《四洲志》中没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天演论》主要讲述生物进化理论,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资政新篇》虽是中国人提出的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但是其中没有提出抵御外来侵略的方法。因此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B
2.(2013·天津卷)“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该言论是维新派对洋务派仅学习西方器物、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批评,故选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