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专项排查练(十二)
1. 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 ( × )
点拨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东汉。
2. 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没有什么区别,二者完全相同。 ( × )
点拨 “仁”与“仁政”是不同的。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即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3. 儒家“仁爱”是推己及人,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有等差的爱;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远近、厚薄的无等差的爱。 ( √ )
4. 孔子的德治思想为奴隶主阶级服务;孟子的“仁政”思想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 √ )
5. 我们现在所说的法治就是法家的“法治”。 ( × )
点拨 法家的“法治”是建立在君主专制与个人独裁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是以宪政民主为基础的。
6.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 ( × )
点拨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汉代的新儒学还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的思想。
7. 从道德主张上看,理学主张人应以外在的天理为行为规范,而心学则主张人应以“内心”的自修、自省,恢复良知的本性,从而为善。 ( √ )
8. 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等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是对儒学的抛弃。 ( × )
点拨 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等人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是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9. 黄宗羲等人的早期民主思想绝不能等同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前者是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产物,但由于明清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尚处于萌芽阶段,民主思想家们还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其思想也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