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讲 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纲要求] 1.宋明理学:朱熹的理学思想。2.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
考点一 朱熹的理学思想
1.标志:南宋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
2.表现
3. 影响:朱熹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维护了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巨大。
[思维导图] “理学”的概念
史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先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朱熹《朱子语类》
解读 史料阐述了“理”和“气”的关系,是客观唯心主义。
史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朱熹
解读 史料反映了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所谓“天理”指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理学实质上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望,以维护专制统治。
史论1 两大视角认识宋明理学
(1)知识角度:理学、心学追求的“理”即儒学倡导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观念,实质是维护封建等级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