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专项排查练(十)
1.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 √ )
2. 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 × )
点拨 罗斯福新政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它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国家利用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它只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控制私人资本实行国家垄断的政策。 ( × )
点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实行经济干预手段,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实行国家宏观调控。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但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 ( √ )
5. 新经济政策使落后的俄国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 √ )
6. 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是错误的,它在历史上没有发挥过良好的作用。 ( × )
点拨 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是在外部资本主义包围和内部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立的,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到了后期,因苏联领导人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及时地调整生产关系,使该体制越来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三次经济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 ( × )
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并没有彻底否定斯大林模式;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制度。
易错排查矫正练
常考易错点 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理解不到位、混淆资本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政策、不能全面认识斯大林模式、对二战后苏联三次改革的区分不清等
1. 下图是一篇研究美国历史上某一时期经济现象与经济政策的论文中的插图,与图片相关的论述主题不可能包括 ( )
A.“自由放任”政策的危害
B.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