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海南单科•T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 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入手,逐个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D。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常识”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C明显错误,排除。
2.(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3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B. 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 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时应明确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
【精讲精析】选B。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