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本考点总体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同时做出两点具体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D,属于“鉴赏评价”范畴。
1.从诗歌的体裁来看:以律诗和绝句为主,其次是词。
2.从诗歌的朝代来看:选材侧重于唐宋诗词,偶有古体诗及元曲。
3.从命题角度看:“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考查重点。其中,对“形象”的考查集中在意象和意境上,对“语言”的考查集中在诗眼和炼字上,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常见表达技巧上。
4.从题量看:仍以两个小题为主,分值固定为8分。
【高考预测】
2014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以下几个趋势:
1.鉴赏范围应以唐诗宋词为主,兼顾元明清时代的诗歌。
2.考查内容仍以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为主,对诗歌的形象把握以及观点评价也会偶尔出现在试卷中。
3.单首诗歌考查形式仍将是主流,比较阅读不失为一大热点。
4.答案长度将进一步增加。
近几年,诗歌鉴赏命题更重视整体理解,各考点综合考查。为适应这一考查动向,小论文性质的答案预计将在未来的考试中应运而生。这样的答案能够很好地体现考生诗歌阅读的审美素养,字数可能在100字左右。
5.立足整体把握,从小处切入设题。近年来,从具体的某一句、某一联入手考理解,从前后顺序或照应的角度考构思,从古人的评价或关于同一题材的不同作品考鉴赏的命题方式较为走俏。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因为诗歌作品的形象不仅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物,更是含有作者“意”(情感)的形象,所以又称为“意象”。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是诗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客观的物象经过选择、提炼、重新组合后产生的一种含有特定意义的语言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