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
【主要内容提示】
(1)古代的农业生产模式
(2)土地私有制
(3)小农经济
(4)古代农业的特点
(一)古代的农业生产模式:精耕细作。
包括:1、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2、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开始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二)土地私有制:
◆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
◆私有土地来源主要途径:军功赏赐、土地兼并、买卖。
◆土地私有制下主要社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统治者常采取“均田”、“限田”的措施缓解,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典型:均田制。
(三)小农经济:
1、形成:春秋战国
2、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
3、评价:
(1)积极:在封建社会前期,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①比较稳定;
②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③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2)消极:在封建社会后期,即明清时期,小农经济日益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①规模小,阻碍社会分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阴碍近代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