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材料中的“三种势力”不包括( )
A.外国资本主义 B.洋务经济
C.民族资本主义 D.自然经济
解析:把握材料“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即可,自然经济是工业化的阻碍势力,选择D项。
答案:D
2.“窃惟通商以来……土货日少,漏溢日多,贫弱之患,何所底止!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材料反映出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明显的意图是( )
A.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人才积累经验
C.辅助军事富国强兵 D.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解析: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析解读能力。材料意思是,自通商以来,由于洋货冲击,土货日少,出现贫弱之患。“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即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有转移于无形者”,通过发展民用工业可以抵制洋货夺回利权。
答案:D
3.史学界曾有人对1872~1894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作了比较详细的统计分析,并绘制出下列统计图表。我们由此统计表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迅速
B.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实力雄厚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艰难成长
D.自然经济已经退出了中国经济舞台
解析:从图中可知,“外国人办”及“官办和官商合办”的实力较强,商办实力相对较弱。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由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排挤而艰难成长。
答案:C
4.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