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启超在1923年撰写的纪念《申报》创办七十周年的文章中认为,中国人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学西方,第一阶段是学器物;第二阶段是学制度;第三阶段是学精神文化.以下各项中,属于第二阶段的代表性主张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今日策中国者,必曰兴民权”
D.“三纲五常”乃“奴隶之道德”
2.中西文化论战中,观点异彩纷呈.以后的中国历史的发展历程证明,下列论点中相对客观的是( )
A.杜亚泉:“(中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
B.李大钊:“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长,济吾静止文明之穷.”
C.《新青年》:“所谓新者就是外来之西洋文化,所谓旧者就是中国固有之文化.”
D.陈独秀:“欧洲输入之文化,与吾华固有之文化,其根本性质极端相反.”
3.“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
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
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