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工业总产值 重工业产值 轻工业产值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57 704 317 387 537
1958 1083 580 503 566
1959 1483 867 616 497
1960 1637 1090 547 457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2.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级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例的变化,这一变化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①表明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②标志封建剥削土地制度的废除
③是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结果 ④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奠定了经济基础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富农、地主占有土地的比例与贫农、中农占有土地的比例的变化情况,说明土改已经完成,故①正确,而②④是土地改革的历史影响,所以正确答案为B。农业合作化运动是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土地公有制取代的私有制,故③不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