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解析版】2014年高考历史冲刺第06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史)(模拟练习)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400 K
    上传用户jxzywjxzyw
  • 更新时间2014/2/20 19:52: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①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
②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
③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排斥心理[来源:学科网]
④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