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C.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D.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
2.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版家郭志坤在《秦始皇大传》中说到,“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的。”以下评价“从政治上”最能说明‘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当之无愧”的是
A.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B.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C.确立的皇帝制、郡县制影响深远 D.统一文字传承了中华文明
3.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满清帝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和重新组织”,以下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甲午战争战败是这一时期中国屈辱的表现
②《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③开展洋务运动是满清帝国自我反省的表现
④“百日维新”是满清帝国重新组织的一次努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