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节选)
1.能够说出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的新理解、新感悟。
2.能够抓住关键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绵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3.深入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悲苦,进而领悟生命的真谛。
4.学习双线交织、结构全篇的写法,并能运用这一手法进行习作训练。
1.连线作者
史铁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县,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散文《我与地坛》。
2.探寻背景
作者在遭遇命运巨大打击的可怕境遇中,经历了狂躁怨恨、悲观沉沦、痛苦反省之后,在地坛——大地母亲宁静温暖的怀抱里,通过深沉的哲理思考,参透了生命的真谛,彻悟了人生的意义,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观升华到“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的新境界。而地坛在其间对作者来说,既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启示者,又是一个客观公正的见证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史铁生正是通过《我与地坛》陈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
《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全文13 000余字,共分7个部分,从方方面面写了作者自己跟地坛的关系,其中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的思考。以第一、二部分最为重要,为其纲领性核心。课文选录的正是这两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