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问题导学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3.《赤壁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都是作者在特殊人生境 遇中感悟自然的佳作,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自主探究
有人认为柳宗元在文中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生态度,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文法导析
1.在比照与映衬中写 景。
作者写西山之景,不直接写所见之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之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的手法突出西山高峻峭拔的特点。如先写坐法华西亭“始指异之”,再写登山始感高险难测,“ 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下望所见之山,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尽收眼底 ,青云萦绕,云天相连……这一切皆衬出西山之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 为类”的感受。在这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的人格更有感染力。
2.寄情于景,借景抒怀。
这篇山水游记无论叙事还是写景,都带上了作者浓厚的感情色彩,寄寓了寂寞惆怅、孤立傲世的情怀。比如,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之后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两山的高峻气势和怪特的特点,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和特立不群的品格。西山的“特立”,正是作者傲世蔑俗的写照。作者赋予山以个人的情致,山川壮丽无人赏识,如同自己之怀才不遇。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技法导练
导练目标
寄情于景 托物言志
作者在叙事写景中多有寄寓,独特出众的西山是作者情致的象征物。作者笔下的景物,是用心灵体察过的,都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写西山,不仅写出了在山上所见之景,而且写出了自己对山水景色的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