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报道,上海市2006年多次受到咸潮入侵。经过近15年的数据和技术积累,上海已经具备精确预报咸潮入侵长江口的技术能力。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据此回答:
(1)咸潮发生时,长江口以东海区海水的实际盐度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条曲线: 。
(2)咸潮多发生在 地区、 季节
(3)引发咸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咸潮发生时可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带来什么危害?
(5)从长远看,防治咸潮可采取哪些措施?
2.(2013届福建省福建师大附中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三轮测试地理试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渤海湾区域海岸线迁移。
材料二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盐水入侵),是一种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咸淡水混合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1)渤海沿岸天津市每年春季是咸潮入侵的高发期,说明其原因。(7分)
(2)分析图示海岸类型及成因,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提出开发海岸带的具体措施。(8分)
【答案】(1)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河流处于枯水期(3分),春季农业生产用水量大;(2分)河流入海口水位低。(2分)
(2)淤泥质海岸(2分) 河流携带入海泥沙在潮流和波浪顶托作用下不断沉积而成(2分) 措施: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发展养殖业;合理发展海盐业(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解析】(1)咸潮产生的机制是河流入海口处,海水水位高,河水水位低,造成海水倒灌进入河流,而海水位季节变化小,因此主要从河水水位春季较低的原因这个角度来说明,结合材料和华北的气候特点即可。
(2)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和发育,与输沙量大的河流有关,河流把大量的淤泥物质带到海上后,通过海流、潮流搬运到海湾岸带停积下来,形成淤泥质海岸。我国这类海岸主要分布在渤海湾的几个海湾,即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以及苏北海岸。淤泥质海岸对围海造田、晒盐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极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