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1) 不同点:① 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太平天国的强盛时期;《资政新篇》颁布于太平天国的衰落时期。② 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消灭私有制;《资政新篇》主张发展私有制。③ 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和规范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④ 无法实现的原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因为其绝对平均主义的空想性;《资政新篇》是当时不具备必要的社会条件。
(2) 相同点:① 都具有反封建的历史作用。② 都缺乏实行的社会条件。③ 都是为了巩固农民政权。
2. 辛亥革命和武昌起义的关系
(1) 区别:辛亥革命指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一系列革命运动,包括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及武装起义等。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辛亥革命。所以,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全过程。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武昌起义。
(2) 联系: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推动了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使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到高潮。
3. 如何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 进步性:① 规定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实质就是否定封建君主专制。②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反映了资产阶级实现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③ 规定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及国民的基本权利,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④ 规定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要求。
(2) 局限性:① 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及其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② 没有规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③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