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宁德)美国学者C.W.沃特森认为,任何文明都是历史的产物,有其内在和特定的价值体系,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宣称比其他更为优越,也没有理由以主流文明自居,并歧视、否定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对此观点理解不确切的是( )
A.肯定文明的独特性和价值
B.主张文明之间的平等
C.强调对不同文明的尊重
D.认同西方文明的优越感
[答案] D
[解析] 获取材料关键信息:没有一种文明可以宣称比其他更为优越。据此可确定选D项。
2.(2013·湖北百校联考)“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
C.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晚唐时期,对夜晚醉酒的人进行惩罚体现了禁止夜市的态度,宋代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市场经营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3.(2013·长沙模拟)鹅湖之会与陆九渊进行一场为时三天的辩论后,朱熹写下《过分水岭有感》,诗曰:“地势觅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
A.南辕北辙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
[答案] B
[解析] 解题时首先应注意诗歌的开头结尾“地势觅南北”“应知合处同”,这反映朱熹的认识是从大处着眼,双方的根本立场是一致的,都是孔孟的纲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