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蹊跷/侥幸 诋毁/胼手胝足 焚膏继晷/咎由自取
B.悭吝/铿锵 忝列/增光添彩 负隅顽抗/喁喁不休
C.邂逅/解数 喟然/泾渭分明 椎心泣血/锥处囊中
D.皴裂/疏浚 渎职/买椟还珠 管窥蠡测/毋庸置喙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
作用。及至 ▲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 ▲ ,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也有的 ▲ ,未老而先亡。但是,不管它们内容的深浅,作用的大小,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广狭,只要它们存在过,便都是传统文化。
A.物换星移 抱残守缺 白驹过隙
B.物换星移 坚如磐石 昙花一现
C.时过境迁 坚如磐石 白驹过隙
D.时过境迁 抱残守缺 昙花一现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此题大体内容是传统文化的存在及意义。根据上下文联系,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通过关键词“与时俱进”,也能判断第一个空缺用“时过境迁”较好;“时过境迁”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故可以排除AB;“化为明日黄花”容易让人联想到凋零、枯萎过时了。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而“抱残守缺”却有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的意思。所以,联系上下文,第二处空缺用“抱守残缺”较好。这样就可以排除C,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