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革命”一词的古义是顺应天命改朝换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赋予“革命”以现代意义,其含义是( )
A.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恢复汉人的统治
B.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消除贫富不均
C.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俄国式的社会
D.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近代法国式的社会
2.孙中山认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3.孙中山说:“在国家之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B.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C.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D.强调国家民族意识
4.“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 )
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