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把握“礼”,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的社会
2.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是孔子仍然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 )
A.因材施教的原则
B.有教无类的思想
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
D.循循善诱的说教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韩非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其台词的是(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4.(2012•海南高考)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民本思想 B.仁政思想
C.礼法并重 D.礼治为先
5.(2012•山东高考)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6.孟子的“仁政”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 )
①把孔子的“仁”具体化 ②进一步明确了君与民的关系 ③提出了得民心的重要性 ④主张“尚贤”“非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是( )A.彻底抛弃法家思想
B.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向西域传播儒家思想
D.使儒生成为官僚队伍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