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尚书·酒诰》王曰:“封!我闻惟曰:在昔殷先哲王……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材料直接说明中国早在商朝就存在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君主专制 D.三公九卿制
2.《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丞相诸大臣皆受事,倚辩于上……天下之事,大小皆决于上”。可见
A.世卿世禄制在秦朝时终结 B.丞相与大臣跪受皇帝命令
C.秦朝相权始终屈服于皇权 D.相权是专制皇权的一部分
3.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万钢说“畏法度者快活”时,朱元璋赞赏有加,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材料表明朱元璋
A.看不起科举及第之人 B.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心里没有快感
C.望大臣不要乐及生悲 D.希望举国上下服从君主专制统治
4.《十二铜表法》第5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下列对本表法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罗马人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B.财产归属可由遗嘱决定他人无权处置
C.它维护了全体罗马人的利益 D.其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经济利益
5.《泰晤士报》给一个国家命名为“有君主的共和国”,称它搞出一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即议会政府。在威斯敏斯特会议上这套新的行政管理方法还被称之为“议会之母”。由此,你认为这个国家是
A.法国 B.英国 C.美国 D. 德国
6.《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一书描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他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和力量的源泉。相比之下他们的代表不足,而和国家的累赘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每一项利益,却又代表得足而又足。”这表明
A.英国社会很难动摇其传统政治格局
B.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内阁制存在很大弊端
C.这是由以新贵族为主领导完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所决定的
D.英国原有的政治结构已不适应工业革命所引发的阶级关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