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2010·山东高考)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图中显示的是我国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答案:C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解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明确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指挥棒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因此答案为A。
答案:A
读“中国农作物分布上限高度示意图”,回答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