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共5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1~25题每小题2分,26~50题每小题1分,共75分。)
1.唐太宗在《修(晋书)诏》中说,历代史书“莫不彰善瘅(憎恨)恶,激一代之清芬;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史学评论家刘知几说:“史之为务,申以劝诫,树之风声”。在二人看来
A.修史以记载历史的真实为首要 B.历史影响人们对善恶的判断
C.史学应是引导世人向善的学问 D.官方应该加强对修史的管理
2.“在这样的时代……(国)王只是诸多政治实体的共主,或者说是联盟领袖。”这一政治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宗法制度 B.采取了分封制度 C.实行了郡县制 D.推行了郡国并存制
3.《孟子·梁惠王上》中说,小农一般只要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即可养“数口之家”。其宣扬的是
A. 回归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 B.地主阶级以民为本的思想
C. 儒家仁义孝悌等纲常礼教 D.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优点
4.下列史料整理自《巧思遗闻——中国科技的故事》
1266年
|
郭守敬被忽必烈重臣张文谦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之后受命编订新历法
|
1277年
|
郭守敬向政府建议,组织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天文观测,史称“四海测验”
|
1279年
|
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今天中国的黄岩岛
|
1281年
|
新历法完成,元世祖按照“敬授民时”的古语,取名为《授时历》
|
1582年
|
意大利天文学家格里高利提出现行公历,与《授时历》的天文数据基本相同
|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结论,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A.重视实践和实用 B.成就领先于西方
C.具有近代科技特征 D.成果得到有效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