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名校试题解析】【2013甘肃二诊】甘肃省2013届高三第二次高考诊断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0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7/26 14:24:4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Ⅰ卷    (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礼记》中说:“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
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主要说明
       A.强调统治阶级要实行“仁政"
       B.指出尊敬祖宗是人的本性
       C.主张实行分封制
       D.指出宗法制对于巩固统治的意义
【答案】D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宗法制。理解材料的涵义。材料的意思在于说明通过强调宗法制的作用,进而起到到巩固统治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一点,重中之重在于体恤、爱护百姓。故应选D。
25.唐朝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帝国,在漫长的边境线上,驻
军对周边的胡人严加防范或在其可能威胁到帝国安危之前就予以消灭,而在帝国内部腹地,
则是另外一番山水田园男耕女织的惬意生活。此时生活在江南扬州城郊的农夫,他遇到的情
况最可能是
       A.闲暇时与妻一起用花楼机纺棉,预制过冬棉衣
       B.秋后往集市贩卖新米,换得银两后往柜坊兑换飞钱耕牛
       C.趁冬日水浅维修筒车,以备来年春耕取水
       D.耕织富裕之余为家中添购瓷器,竞无意购得一件粉彩花瓶
【答案】C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A中不可能用花楼机纺棉,棉花在南宋时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B银两在明朝中后期才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C筒车是唐时发明的,人们有可能用筒车取水;D彩花瓷是明时出现的。故应选C。
26.《明史·选举志》论选举之法,关于“学校”和“科目”,说天下人才“学校以教育之,科目以
登进之……学校者,储才以应科目者也”。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学校培养出所有天下人才                B.学校对人才选拔影响巨大
       C.科举考试是走上仕途的途径            D.明朝开创了近代选举制
【答案】B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的教育。A表述错误;B正确诠释了材料的含义;C不合题意;D表述错误。故应选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