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配套课件: 6.8 真情实感动人心 新人教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乎情者,莫过于真”。所谓“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使感情的流露给人以真实感、真诚感,而不是附加感、装饰感。真情是文章的灵魂,抒写真情实感是一篇作文自成高格的关键因素。
但是,在部分同学的作文中,脱离生活、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机械模仿的现象比较严重,一到考试,“屈原、李白、司马迁、苏轼”就忙了起来,以致情感失真,或衰退颓废,表露偏执。那么,怎样才能让记叙文走进我们的真实生活呢?
一、把握生活中的“感动”
文章的选材要贴近生活,强调真实,一篇文章,如果材料失真,又谈何抒写真情,使人感动呢?写记叙文,就应该反映生活的本质,走进生活中的“感动”,抒发真挚的感情。当然,强调“真实”不是说不能虚构,不等于生活琐事的简单“拷贝”,而是说虚构的情节也应该符合生活的必然规律。这就叫“文学来自生活并高于生活”。可以讲生活中从来就不缺少感人的事情,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会。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把握生活中的每一次“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