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原子核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认识原子组成的符号。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知道核素、质量数、同位素的概念。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原子核的组成;同位素等概念。
三、设计思路
本课时设计从原子相对比较形象、具体的“质量”出发,在学生了解原子的质量基础上,回顾上节课所涉及到的卢瑟福的ɑ粒子散射实验,让学生推测原子核的电性,并与电子比较质量相对大小,使学生主动参与原子核的组成、性质以及核素、同位素等概念的探讨
四、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已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到底有多大呢?
不同的原子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
例如: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kg,即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26kg。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沙子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