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戊戌变法的背景;掌握维新思想的发展情况;理解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了解“公车上书”、强学会成立等事件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比较能力。
2.解析: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失败的原因及意义。通过对戊戌变法的科学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目标:根据教科书和各种课外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分析19世纪末中国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认识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其进步性和局限性。 在
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回忆已有
知识,与本课知识点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以加深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课外资料,介绍史学界对戊戌变法的不同评价,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课堂讨论。学生应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通过讨论形成对戊戌变法的整体认识
,得出正确评价。
2.解析:通过对戊戌变法背景的学
习,使学生认识到19世纪末期中国所面临的严重的民族危机,增强历史责任感与爱国主义精神。通过对维新思想内容和特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这一思想的先进性和局限性。通过对戊戌变法经过的学习,了解维新志士们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不懈努力,体会其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通过对戊戌变法的正确
认识和评价,了解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四、教学支持条件
实物投影仪,及相关的一些图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