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其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D
25.西汉时期的《盐铁论》一书记载:“(铁匠们)家人相一,父子戳力,各务为善器,……农事急,輐远衍之阡陌之间(意为:用车具运到田间),民相与市买,得以财贷……民不弃作业,置田器,各得所欲”。这些“铁匠们”
A.成为家庭手工业生产的典型 B.代表当时冶铁业的最高水平
C.采用的是大作坊的雇佣生产方式 D.生产的产品具有商品生产的性质
【答案】D
26.根据朱熹与他的弟子们的问答录《朱子语类》中记载,“黄仁卿问:‘自秦始皇变法之后,后世人君皆不能易之,何也?’(朱熹)曰:‘秦之法,尽是尊君卑臣之法,所以后世不肯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朱熹认为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集权制度为历朝沿用
B.朱熹与黄宗羲都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批评
C.体现了朱熹从君臣关系角度对专制制度的批评
D.中国的君主专制在精神上靠儒家支持
【答案】C
27.据统计,在明中叶问世的小说“三言”“二拍”近两百篇作品里,以市民为主人公或涉及市民的作品约近七十篇,“三言”“二拍”如此铺张的笔墨描写“市井细民”的现象说明了
A. 西学东渐促进了“俗文学”的繁荣 B.商品经济促进了市民文学的兴盛
C.文学摆脱了程朱理学的思想束缚 D.城市市民阶层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答案】B
28.1853年5月21日,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运动引起社会动荡 B.太平军与李鸿章的淮军大战上海
C.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
【答案】A
【解析】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引起东南地区中外反动势力的恐慌,故选A,B项的史实发生在1860年以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