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诗经·大雅·公刘》载:“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B.“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C.“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D.“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答案】D
【解析】材料主要颂扬了公刘杀猪庆贺建都,让大家有吃又有喝,人们尊他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反映了宗法制的内涵;题干材料“君之宗之”体现了宗法制的特点。A项体现的是儒家“与人为善”的思想;B项反映了刘邦衣锦还乡的荣耀;C项体现了等级制度;D项反映了大小宗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符合题意。
2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理解。材料主要反映了唐太宗对三省特别是门下省的审核政令职能的重视,故选B项。
26.《汉书·董仲舒传》“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
A.强调“春秋大一统”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答案】B
【解析】据关键信息“:道、教化、正法度“可知,董仲舒新儒学糅合了道家、法家等思想,B项正确;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但题干并没有反映;C项说法错误,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D项说法错误,董仲舒是传统儒家的基础上,吸收道、法、阴阳五行家的学说加以改造。
27.明朝有学者言:“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 )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 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答案】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