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3年全国名校高三模拟历史试卷分类汇编(含解析) 专题十四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01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5/25 11:37:2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2
0
资源简介
专题十四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2013·汕尾二模)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美国接下来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发动“冷战”
    C.发动朝鲜战争                        D.帮助建立“欧共体”
【答案】B
【解析】据题干丘吉尔认为苏联威胁了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安全,因而主张对抗苏联,为此美国发动了“冷战”,以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故选B。
2.(2013·临沂期中模拟)《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该文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没有剧烈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答案】C
【解析】两极格局下,美苏两大阵营势均力敌,由于核武器的威力,都不敢轻易动武,是世界维持半个多世纪整体上的稳定,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方面是值得肯定的。
3.(2103·河北高中联考)上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A.批评了冷战政策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答案】D
【解析】由1946年,冷战还没全面开始,排除A。B项表述错误,二战后美苏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的分歧日益扩大。由“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看出C项表述错误。
4.(2013·山西模拟)二战后,捷克斯洛伐克贝奈斯总统领导的民主联盟曾被视为东西方之间可能的桥梁,但在预定举行的大选中将面临失败的共产党人在1948年2月夺取了政权。从当时国际环境看,这一变化反映出的是
    A.美苏两国关系的日趋紧张      B. “冷战”由捷克斯洛伐克问题而引发
    C.两极格局形成导致欧洲的分裂 D. 马歇尔计划激化了欧洲国家内部矛盾

……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