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精选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经济史部分专题十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试题汇编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1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3/5/21 16:04: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1
0
资源简介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十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
一、选择题
1.(北京市石景山区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A. 鸦片战争之后   B. 洋务运动之后    C. 戊戌变法之后     D. 辛亥革命之后
【答案】D
【解析】D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根据材料中描述的是幼女缠足之后废除缠足并且女子可以上学堂,这些现象出现在辛亥革命后,规定的禁止缠足,提倡男女平等之后。
2.(河南省南阳市2013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当颇富文采的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一种朝廷严格禁止的,只能在通商口岸的保护下才有可能从事的活动时,中国报刊业最终超过了纯粹事实报道的水平。”材料是要说明
A.清政府严格禁止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B.中国报刊业局限于报道新闻
C.政治变革运动推动中国报刊业的发展
D.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归功于通商口岸的设立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的报刊业得到了发展,表现为开始发表政论性观点,而原因应是政治的变革运动,如戊戌变法等。故选C。
3.(长沙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种类繁多、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在内地普遍出现
【解析】A 本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B项中的“主流”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信息介绍了张德彝在途中吃西餐的情况,但无法说明西餐馆具体的地理位置,故C不正确;材料信息无法反映D项。从材料中西餐食用情况可知A符合题意。

……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