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国际贸易减少了三分之二,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这体现了大萧条的特征是( )
A.波及范围特别广 B.破坏性大
C.持续时间长 D.来势缓慢
2.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市场萧条 D.产品过剩
3.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C.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4.罗斯福新政初期,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有( )
①失业严重 ②物价高涨 ③股市低迷 ④美元贬值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被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表明( )
A.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
B.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
C.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加强
D.私人经济依附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