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论贵粟疏》载:“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 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该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
A.脆弱性           B.自足性          C.顽强性           D.封闭性
2. 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 
    
        
            | A.自耕农式经营 | B.雇工式经营 | C.田庄式经营 | D.租佃式经营 | 
    
3.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 )
    
        
            | A.看到有青花瓷器 | 
        
            | 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 | 
        
            | 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 | 
        
            | 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 | 
    
4. 《九章算术》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其中《均输章》第27题为“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   )
    
        
            | A.以征收实物税为主 | B.推行抑商政策 | 
        
            | C.各关口的关税税率不尽相同 | D.农民的负担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