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 ,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3.(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关于我国各地区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的重点,叙述正确的是
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是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荒地的开发利用
C.黄淮海地区:中低产田的治理模式是“鱼塘-台田”模式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黄淮海平原地区适宜发展
A.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
B.以甜菜、棉花为主的绿洲农业
C.以小麦、棉花为主的旱作农业
D.以瓜果、 甘蔗为主的灌溉农业
5.(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 考试地理上海卷,39-46)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 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0 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 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