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解析
该考点是2020年山东新高考的命题新题型,符合高考文言文考纲(分析综合 C: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评价 D: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要求,对考生的理解等各项能力要求有所加大,难度也大大增加。命题侧重点越来越倾向于现代文阅读的知识点考查。
1.注重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侧重考查考生对人物、事件、原因、目的、条件、方法等逻辑分析能力。
3.考查考生概括、筛选信息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4.分值(3分)不高,但通常情况下考生想得到满分比较困难。要点一般在2—5点之间,大部分都属于一个要点1分,考生答出三个即可。
二.应对策略
1.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等能力是在读懂文言文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所以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要牢牢把握,并能融会贯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巧妙迁移。
2.精准审题,明确考查类型及目的
目前高考命题的灵活性和变化性让许多考生摸不着头脑,实际上重在审题,弄清楚命题者命题的意图,考查的知识点,逐一解剖题干,确定答题思路。
例如:原因试题,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之别,根据题干,具体审清哪些方面,方能准确作答,游刃有余。
再如:2021新高考Ⅱ卷第14题:文中说到“边境之间,稍得休息”,具体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
很明显,这道题考查考生对具体原因的探究,两国边境得到暂时安宁是两国的事情,既有后赵王石勒的原因又有祖逖的原因,二者缺一不可。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文章信息、事情逻辑分析筛选概括能力的题型。
3.确定答题区域,梳理归纳文本内容
题干中会有明确的关键词,一般在文言文中可以直接找到,根据关键词和题干具体要求,准确锁定答题区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
例如:2022新高考全国Ⅱ卷,请简要概述吴汉的刚毅与木讷之处。刚毅是指吴汉坚强有毅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外战争方面;木讷意思为人质朴而不善辞令,主要体现在性格、与人的交往、应答等方面。
再如:2021新高考Ⅰ卷中题干明确指出所分析的话语位置在文末,此处暗示考生要从上文中梳理、筛选、归纳答案;2021新高考Ⅱ卷中“边境之间,稍得休息”需要考生在通读原文时关注关键词“边境”,其位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与“四年秋七月”之间,这就暗示考生要从“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的上文去寻找答案。
4.关联语境,找准作答方向
2021新高考Ⅰ卷中,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根据“君明臣直”可以知道强调君主贤明的重要性,君主贤明,大臣才能正直。文章紧接着列举了裴矩的事情,指出裴矩在隋朝虽是佞臣但却忠于唐朝,并不是他的本性有变化,是因为君主。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此事例直接佐证了古人的观点“君明臣直”。
所以司马光说,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一句中“君者表也”意思是君主是表率,对于“景”的理解是重点,“景”理解错了,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理解。联系上下文可知本段是想阐释君主对大臣的作用,通过后文的“景随”以及我们在《过秦论》中学过的“赢粮而景从”,可知“景”通“影”。因此本句的句意则迎刃而解,意即“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本题设两问,第二问是“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考查学生把握作者写作目的的能力。这需要考生联系上文以及作品出处进行思考。首先,文章主要讲了唐太宗善于纳谏的三个故事,说明君王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和执政水平,上行下效,成为臣子的表率,实现良好的君臣互动。其次,联系文章出处《资治通鉴》,此书是一部专为皇帝编撰的介绍历代兴亡得失的作品,其创作目的就是告诫君主如何吸取历代教训。通过以上这两点,考生不难作答。
因此做好本题首先要根据语境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然后再分析概括。
5.转换语言,规范作答
考生在作答时如果仅仅复述原文的语句是难以获得满分的,必须根据找到的原文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转换。
2021新高考Ⅰ卷中“君者表也,臣者景也”,问的是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如果直接翻译为“君主是表率,臣下是影子”,则是答非所问。答出此句的道理则需要考生将对本句和前文“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的理解相结合,此句司马迁是想表达君主起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据此,可以将答案组织为:君主是表率,臣下就像是君主的影子,臣子会根据君主的好恶而行动。因此新高考Ⅰ卷的参考答案如下:
1.臣下就像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
2.告诫后世君主要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
在2021新高考Ⅱ卷中,如果把原文按照相关答案直接翻译或者原文照搬,不但啰嗦,而且没条理,因此可以分句进行大意概括。将“大兴三年,逖镇雍丘,数遣兵邀击后赵兵,后赵镇戍归逖者甚多,境渐蹙”概括为祖逖多次派兵攻打后赵,导致后赵戍守边关归顺祖逖的人太多,边境日渐狭小。将“后赵王勒患之,乃下幽州为逖修祖、父墓,置守冢二家,因与逖书,求通使及互市”概括为后赵石勒对祖逖采取的一系列示好行为以及要求通史互市。将“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禁诸将不使侵暴后赵之民”概括为祖逖没有将这件事向上呈报,而是任其互市,从中获利,并且禁止诸将侵犯后赵百姓。通过对上述原文内容的概括,考生不难组织答案。新高考Ⅱ卷的参考答案:
1.祖逖多次拦击后赵军队取胜,使得后赵疆土缩小,后赵王石勒不得不向祖逖示好,要求通史及互市。
2.祖逖没有阻止民间贸易,并约束士兵不要侵犯后赵百姓,使得两国的边境稍微得到了休养生息。
由此看来,文言文阅读中的简答题需要考生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然后在文中快速定位,根据语境筛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概括,然后用自己恰当的语言进行作答。
三.试题类型
1.原因探究类
2.体现表现类
3.方法策略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