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河南省洛阳市2022届高三一模试题(语文 解析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5金币 立即下载
1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3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高考模拟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710 K
    上传用户b-box
  • 更新时间2022/6/23 20:08:0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君子之勇
君子之道早已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和行为典范。而在君子的德行中,“勇”又受到相当的重视。中国古代文化中,一方面,“勇”的观念与战争时代的背景紧密关联;另一方面,“君子之勇”的内涵随着儒家圣贤的诠释和践行,也展开了十分多元和丰富的维度。
儒家思想体系中,“仁”乃全德,统摄其他所有的君子之德。换言之,真正的君子之勇,是统摄于仁的目标之下的,是为实现和维护仁义而产生的顽强刚毅的意志。孔子提出“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强调“勇”对君子人格不可或缺。只有勇且有仁的那些人,才称得上是君子之勇。孔子面对陈蔡绝粮和匡地被围的绝境,依然弦歌不辍;孟子敢于挑战权威,“虽千万人吾往矣”;司马迁面对汉武帝盛怒,敢于出面舍身为李陵辩护;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毫不动摇慨然赴死……究其根本,皆是因为他们内心里对于“仁”的信念的笃定不移,以“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人生信条。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