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太原模拟)2020年3月,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项生物学研究,有科学家在海底以下750米处发现了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微生物“资源竞争”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探索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开辟了新途径。根据材料,下列分析正确的有 ( )
①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②客观性是微生物的根本属性
③微生物的存在是客观的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D。材料体现自然界的客观性,不涉及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的,①不符合题意。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故②错误。科学家在海底以下750米处发现了微生物群落。这一发现增进了人们对微生物“资源竞争”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探索极端环境下微生物的生存开辟了新途径。这说明微生物的存在是客观的,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④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开始发问,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据此完成2、3小题。
2.“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时何为?阴阳三合,何本何化?”这些问题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这些思考在中国古代哲学家的论述中也多有体现。这说明 ( )
①哲学源于诗人对世界的浪漫猜想和创造
②人们对宇宙的追问和思考与哲学的产生有密切关系
③人们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世界的起源
④屈原思考的问题已触及哲学的基本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C。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活动,而不是源于诗人对世界的浪漫猜想和创造,①错误。《天问》中的问题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说明人们对宇宙的思考与哲学产生有密切关系,②正确。世界是客观的,人能够认识世界的本质和起源,③错误。《天问》中的问题反映了屈原对自然的深入思考,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④正确。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