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棵树,做成三个木桶。一个装粪,叫作粪桶,众人躲着;一个装水,叫作水桶,众人用着;一个装酒,叫作酒桶,众人品着。桶是一样的,因装的东西不同,命运也就不同。这说明( )
A.不同的价值观,人生道路的选择也就不同
B.价值观会因人的地位不同而不同
C.事物价值大小受事物属性和人的需要制约
D.事物价值以能否满足人的需要为准
C [一棵树,做成不同的东西,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就具有了不同命运,说明事物价值与人的需要有关,C符合题意;A、B与材料无关;D错误。]
2.某“80后”女青年是一名双胞胎孕妇,在危急时刻爆发出巨大的勇气和力量,纵身跳入水中救起落水儿童。对此,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授予她“安徽青年五四奖章”。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只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用者 ④只要为社会创造价值,就能得到社会承认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材料反映了只有奉献社会,人生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和认可,①③符合题意;社会承认与否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②错误;④说法太绝对。 ]
3.“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这一诗句,不仅激励了几代中国人抗击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仍是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句诗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是 ( )
①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 ②人的价值不应考虑个人利益 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看精神贡献 ④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A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决定了人的价值的高低,①④正确;人的价值也应考虑个人的正当利益,②错误;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贡献,至于哪方面的贡献大些,要因人而异,③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