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弹性形变和弹力
1.形变:
(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的现象.
(2)弹性形变:撤去作用力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3)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限度.
2.弹力: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过程:
外力作用等原因→相互挤压或拉伸→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
 
知识点二 常见的弹力及方向
1.弹力的产生
(1)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且接触面之间发生弹性形变.
(2)产生原因: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引起的.
2.弹力的方向
    
        
            | 常见弹力 | 弹力方向 | 
        
            | 压力 | 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指向被压缩或被支持的物体 | 
        
            | 支持力 | 
        
            | 绳的拉力 | 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 
    
 
 
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但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思考
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压力和支持力各是怎么产生的?
提示: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轮胎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桥面有向下的作用力.
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面发生了弹性形变,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汽车有向上的作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