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衍射和干涉是波所特有的两种现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波的特性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衍射和干涉现象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教材中列举了很多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明确衍射与干涉的不同。通过本节课对机械波衍射和干涉的学习,为后面学习光的衍射和干涉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产生波的条件、波的图像以及波速、波长和周期之间的关系,即学生已经掌握了波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学习波的衍射和干涉,有助于学生对波的进一步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知道衍射和干涉是波所特有的两种现象,对波的干涉现象及产生稳定干涉图样的条件的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衍射现象及产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知道波的叠加原理。
3、知道什么是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4、理解干涉现象的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在不同条件下的衍射现象,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学生动手描绘某时刻的干涉图样,培养学习在动态变化中抓住瞬间状态进行分析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自行描绘干涉图样与实验观察的干涉图样的相互比较激发学生的成功感。
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互评,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波的叠加特征,对干涉条件和干涉图样的理解
难点:干涉现象形成的原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2.教学手段:演示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实验用具
胶皮管、学生电源、导线、打点计时器、水槽、硫酸纸、电脑、实物投影、音响、水波发生器、塑料挡板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引 入 演示实验:
在两个音响中播放同一个声音,引导学生注意听到的声音在不同的地方有何变化 积极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激发学生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波的衍 射 1、 列举声波衍射现象: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实验演示
2、 水波遇到较小障碍物继续传播
归纳总结:衍射现象
3、水波遇到较大障碍物被遮挡
4、水波遇到两个较大障碍物从小孔继续传播
5、扩大小孔的大小,衍射现象不明显
归纳总结: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衍射现象及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体会衍射现象的存在。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波的叠 加
1、提出问题:两列波相遇时质点A将按哪列波的带动而运动
2、组织学生活动:
两名学生同时抖动胶皮管,观察两列波相遇时和相遇后两列波的传播情况
归纳总结:波在传播时具有独立性
3、视频播放:两列竹签形成的波相遇
归纳总结:波在叠加时具有矢量性
引导学生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质点A将听谁的指令 学生猜想质点A的运动情况
观察实验现象
回答问题
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分析产生实验现象的原因
归纳总结自感现象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积极讨论、分析论证和总结结论,提高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中,充
分利用实验的优势,让学生经历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波的干 涉
1、 提出问题: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叠加时,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2、 动画演示:两列频率相同的波叠加,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加强点和减弱点的振动情况
3、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水波相遇时的叠加情况,加强区与减弱区的分布情况
4、 视频播放:引导学生观察加强区与减弱区,分析加强区与减弱区质点的振动规律
归纳总结:波的干涉、干涉图样及干涉的条件
5、 引导学生:描绘两列水波的干涉图样,确定加强点与减弱点及其分布规律 学生积极思路,回答提出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两列波叠加时的特殊点,归纳总结干涉图样的特点,理解动态中稳定的含义
学生动手描绘干涉图样,进一步加深理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观察的能力
通过对干涉图样的描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课堂小 结 1、波的衍射
2、波的叠加
3、波的干涉 回顾本节课探究过程以及所学到的知识 复习本节知识,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问题思 考 二战后期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德国,盟军需要对其本土的军事工业基地进行轰炸,但这时德国已经广泛布置了雷达站,每当盟军的飞机还没有到达目标上空时,就被发现遭到截击,损失很大。后来盟军发现德军所有雷达站发射的雷达波的频率都相同,于是他们根据波的干涉原理为自己的轰炸机选择了一些航线,使轰炸机被雷达发现的概率大幅度降低了,请同学们想一想飞机的航线应该选在哪些区域? 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所提出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 计 12.4 波的衍射和干涉
1、波的衍射
(1)定义
(2)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2、波的叠加
(1)独立性
(2)矢量性
3、波的干涉
(1)定义
(2)干涉的条件